名师风采
高等院校教师-宋健 |
发表日期:2018-02-01 |
矢志教坛育英才 ——记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宋健
宋健1997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技术专业,获得大学学历,2007年取得东南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副教授职称。现为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教研室主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带头人、光机电一体化研究所所长,兼任莱芜市机电工程学会秘书长和YBC创业导师。 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山东省教学名师、莱芜市劳动模范、莱芜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教师、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学院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一项项荣誉彰显着宋健的勤奋与执着。 言传身教,用心培育优秀人才 言传身教是宋健最认可的教育方法。一遍遍的引导、一遍遍的示范,不断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就是宋健老师上课的真实写照。 “现在带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为了培养他们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我想到了一个‘算账’的办法,我时常在教室的黑板上给他们计算每节课的费用,如果好好上一堂课会节省多少钱,不上课将亏损多少钱,以此来警醒学生不要随意逃课,刺激学生自己要心疼父母的辛苦钱。”宋健说。他根据学生思维活跃、爱好广泛、信息接受快、动手能力强等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分类引导,鼓励他们参加大学生社团、创新竞赛、社会实践、专业技能大比武等活动。他还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本着学生未来岗位的实际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感恩心、责任心、敬业心、团队心和爱企心,培养学生对父母、老师、他人的感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宋健积极指导学生进行机电产品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训练等创新活动。每年的7、8月份都是备战机电产品竞赛的关键阶段,他每次都坚持与学生一起查阅资料、联系实习工厂、加工零件、安装调试产品,保证了参赛产品的如期完成。有汗水终会有收获,他辅导学生参加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他本人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行得春风有夏雨。由他指导的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动手,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普遍较高,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100%。 勤思多做,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宋健一直秉承这样一个认识:现代高职教育如沐春风,一切都在创新发展中,作为职业院校的一线教师,唯有教学改革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宋健充分利用图书、网络、外出培训等形式,坚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逐步形成了新的教育理念,熟悉了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带头人,在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时,他和同事一起认真探讨,对部分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形成了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实施课程联动,涉及到学生不理解的内容,不管是不是本门课程的内容,都要想办法耐心讲解。随着各项条件的完善,专业课程的整合程度会更高,实施完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2010年7月,宋健赴德国参加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培训,理清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回校后他根据学院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习到的教学方法进行梳理重构。依据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尝试开展分组项目教学,让学生自己说自己做,带着目标去发现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分组项目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明显,2012年,获得省教学成果奖1项。 宋健研究的“课程联动教学模式”在学院逐步推广应用,反响良好,2015年,该项研究成果被省教育厅专家组鉴定为国内领先,为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刻苦钻研,不断提升学术水平 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宋健注重教学中不断总结研究,学术能力不断提高,同步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向发展。 宋健积极承担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他与课题组成员一起认真制订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一丝不苟地做好理论设计与分析,虚心向校内外同行和专家请教。作为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和莱芜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他与企业协作单位进行密切协作,共同攻克难题。他先后在莱芜凤普自控有限责任公司、莱芜汇杰机械有限公司、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等担任兼职工程师,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进工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也在具体科研实践中学到了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好方法。 截至2017年4月,宋健主持和参与山东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教改项目、山东省教育厅实验技术项目以及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等9项,取得经费资助150万元。主编、副主编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发表国家和省级论文7篇,获得国家专利5项。 顾全大局,为学院发展奉献尽责 宋健为人忠厚,坚信态度决定成效,对工作不辞辛苦,不计报酬。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被确立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013—2015年,学院根据教学需要,建设一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室,为扎实做好建设工作,宋健带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认真编写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并完成设备的招标、验货、安装、调试,实验实训室布置等工作,宋健与同事、技术人员一起安装调试设备,夏天天气炎热,晚上蚊虫很多,但为了实验设备的安全,他与同事仍然在实验室值班。 宋健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还义务维护机电系4-6个微机室、多媒体设备以及办公微机。由于不是计算机专业毕业,他虚心向同事请教,查阅资料,学习微机维护技术;由于白天同学们在机房上课,不方便进行微机维护,只能利用晚上或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对机房进行经常性维护,保证了微机实践课的正常开设。 2004年,学院迎接山东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2007年,所在的系申报特色专业;2010年,学院申报省级精品课程;2013年至2015年,学院开展省级特色名校建设;2017年,学院申报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申报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省教改课题……在每一次学院重大项目建设时,他都是当之无愧的骨干力量。他与同事一起,不辞辛劳,每天除了上课等工作之余,不管白天晚上,都坐在办公室里,全力进行申报材料的整理与申报网站的制作。申报资料种类多、数量大,工作非常辛苦,每天工作到夜里二三点。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宋健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面对未来,宋健依旧矢志教坛,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指导学生实习 到对口支援学校枣庄峄城职业中专交流学习 在德国学习职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