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返回
中小学教师-梁瑞萍
发表日期:2018-02-01   

 当老师是她无悔的选择

  —— 记菏泽市第二十二初级中学教师梁瑞萍

 

  “做一名老师,是我的选择。因为喜欢,所以我的工作态度是积极的、主动的;因为良知,所以在工作中才会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因为爱,所以会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为自己温柔细腻的性格,所以总能走近学生的心里,深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山东省菏泽市第二十二初级中学思想品德教师梁瑞萍常说的话。

  梁瑞萍从教22年来,忠诚于祖国的教育事业,积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课堂上不仅认真传授知识,生活中更是以身作则,用正确的言行去引导、教育学生,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我是发自内心表扬孩子”

  梁瑞萍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老师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内心,稍不留意也许就会伤害到学生。”所以,平时跟学生的交流中,她从不武断,总是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王丁(化名)是梁瑞萍班的一个中等学生,初一时状态还可以,学习成绩处于中游,但到了初二,孩子的成绩直线下滑,上课也心不在焉,有好几次,综合办查课组到班里查课发现他趴在课桌上睡觉。班里量化分也因此被扣了好几次。梁瑞萍找他聊,嘱咐他不要熬夜,注意听课效率,但几次谈话几乎没有成效。梁瑞萍有点生气,但转念想,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一定有原因,于是联系他的家人——孩子的舅妈来了,道出了缘由:孩子的父母几年前离异了,孩子由妈妈抚养,母子俩相依为命,但现在妈妈因集资诈骗被刑事拘留,关押在拘留所里。考虑到孩子年龄小,家里人并没有给孩子说实情,但敏感的孩子几个月了见不到妈妈,而且不断有人上门催债,孩子似有所觉察,情绪低落。听到孩子这样的情况,那一刻,梁瑞萍心疼地流泪了,觉着小小年龄的孩子就承受这样的家庭变故,对孩子来说真的太残酷了。

  从那以后,梁瑞萍经常找孩子谈心,疏导孩子,孩子稍微有点进步的时候,就会给他一个拥抱,有时还会给他买好吃的奖励一下。并且想办法打电话找到孩子的爸爸,做他的工作,劝说他不管他和孩子的妈妈之间有什么样的隔阂,孩子是无辜的,现在孩子的妈妈出了事,他这个做父亲的理应履行照顾孩子的义务,尽自己所能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亲情。

  虽然现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依然起色不大,但性格开朗多了,也会主动跟班里的孩子交流交往,这是让梁瑞萍倍感欣慰的地方——孩子成绩差点不可怕,只要孩子人格健全,能够融入社会,他依然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十余年的教学生涯,让梁瑞萍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做好教育,不仅需要学识、责任和爱,更需要教育技巧和智慧。在平时的教学中,梁瑞萍始终秉持“平等对待学生,积极赏识学生,教育关爱学生,宽严相济”的原则,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一视同仁;对平时不好好学习、在人们眼中调皮捣蛋、以及性格孤僻的学生,她也会以极大的热忱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最大程度实现学生们的均衡发展,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她始终认为:“学业优秀的孩子需要班主任的鼓励、指导,学业成绩差的孩子更需要班主任的悉心关爱”,因此,课堂上她总是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那些更需要激励、有待上进的学生;把赞美送给那些不被人注意甚至有点自卑的孩子们,鼓励他们:“学习成绩不是全部,哪怕差一些,只要你肯努力,你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也会让别人以你为豪。”以此重塑学生的自信。梁瑞萍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践行的。

  朱良(化名)是梁瑞萍班里一个成绩非常差的孩子。他的字特别丑,如果你事先不知道他写的内容,你无法认出来;他的习惯特别不好:上课不知道听课、作业不能及时交,开学以来,各科老师没少找了他,梁瑞萍对这个学生也是非常头疼。

  有一次是梁瑞萍上思品课,因为临近期末考试,她用8分钟给孩子们梳理了知识,剩下的时间让学生背诵,背诵任务完成的学生做拓展练习。32分钟,只有3个问题,要点还不多,但临近下课,竟然有8个学生还没完成任务,其中,就有这个孩子。又给他们10分钟之后,他们当中还有3个背不下来的,这个孩子仍在其中。梁瑞萍觉得是孩子不好好背诵的原因。所以,就打电话让这个孩子的家长第二天晨读的时候来面谈。

  见了面,家长谈起自己的孩子,显得很无奈,她说:“梁老师,朱良在家真的很听话,也很孝顺。有一次,我回家买了两个烤红薯,一个有点生,个大,一个熟得好,个小。当妈妈的,当然会把最好的留给孩子,我就说,‘这个小个的给你,它熟得好’。但孩子怎么着也得要大个的,还说,他身体壮,比妈妈消化功能好,他坚持吃那个生点的。我们家境不太好,我跟他爸爸在外给人家打个工,挣得也不多,我儿子从小就懂事,从不乱花一分钱,给他的零花钱,除非买文具,很少能花得出去。但是,遇到别人有困难,他却显得很大方,有一次,他小学的一个同学家里遇到了困境,募捐的时候,他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都捐了出去。孩子懂事让我心疼。从小学起,他的成绩就不好,也没少挨老师的批评,可他就是不进步,我也替孩子着急,可我不知道怎么帮他……”说到这儿,孩子的妈妈哽咽着说不下去了。其实,作为一名老师,梁瑞萍很清楚,这个孩子不让人讨厌,甚至他身上的这些闪光点是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所不具备的,也是我们应该大力培养的优秀品质之一。怎么帮帮这个孩子呢她想到了一个主意——重塑孩子的自信。

  午自习的时候,梁瑞萍跟班里的孩子说:“我要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同学。”于是她把朱良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然后问:“这个孩子身上具备的优点是什么”学生讨论之后纷纷给出自己的意见,梁瑞萍又问:“这些优点跟学习成绩相比,哪个是你更希望具有的”“孝顺和助人为乐、扶危济困。”其实,学生心里跟明镜似的。“你们想知道这个孩子是谁吗”

  “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他就是我班的朱良。”梁瑞萍大声告诉同学们说,“朱良的成绩虽然一时差点,但这样一个有孝心、有同情心的孩子,相信他会努力提高成绩,让妈妈自豪、让老师放心的。同学们相信他吗”

  “相信。”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热烈的掌声响起来。这时,梁瑞萍看到朱良的脸红了,但异样的神采能看出这个孩子有多兴奋,也许,这是他自小学来第一次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这个孩子很享受这种荣耀。

  晚上无意中打开自己的微信,梁瑞萍看到朱良妈妈发来的这样一段话:

  “梁老师,您好,我是朱良的妈妈王娟。我刚回来,朱良迫不及待地问我是不是把他在家里的事告诉了您……他很兴奋,说您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梁老师,您也许不知道,这孩子因为学习不好,所以性格有时候很自卑的,能得到您这样的肯定和表扬,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很感谢您,梁老师!也相信在您的关照下,孩子会越来越自信。”

  梁瑞萍做了这样的回复:“孩子孝顺、懂事比什么都重要,真的是发自内心地夸奖孩子,我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的。”

  “梁老师让我爱上思品课”

  没有什么比得到家长发自内心的感谢更令人宽慰、令人幸福的。引导学生学习走上正轨,提高学习成绩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要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走好他们的人生之路。

  阅读教育专著《优秀是练出来的》,受它的启发,梁瑞萍也在班内倡导“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教育理念,把“优秀”细化成衣着整齐、讲究卫生、礼貌待人、拾金不昧、热爱劳动、关爱同学、关心集体等十几个方面的要求,让学生一步步向“优秀”靠近,努力成为优秀学生。

  在教学工作中,梁瑞萍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思品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她敏锐地把握住教学改革的方向,努力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2000年起,梁瑞萍和思品组的同行一起开展了“思品主体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对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学习,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摸索出一套适合思想品德课特点的教学方法,将“情境教学”和“案例引领”运用于课堂,创设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生活情境或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她授课注重以情感化,注重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深得学生的喜欢。她曾经接手的两个班,班级成绩由二十几名提高到级部第一名,一个学生这样说:“以前我不喜欢思品课,但梁老师带我们班后,我忽然觉得思品课学起来有意思了,老师擅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生动活泼地表达出来,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让我爱上了思品课。”

  2004年,梁瑞萍担任初三的思品教师兼教研组长,为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材知识脉络,理清教材思路,跟吕滋亮、贺红燕、申秀玲三位老师合作,把三个年级共47课的内容分为四大板块: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法律法规、国情国策。整理、归纳知识点、设计每板块的相关试题,形成共约13万字的电字稿,作为二十二中内部资料在课堂上统一使用,对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之后的几年,他们一直沿用这套内部资料,在中考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不要愧对梁老师对我的悉心培养”

  2009年,梁瑞萍接受学校委托,探索思品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跟其他两位教研组长一起,经过两年的摸索,在贯彻“以学为主、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思品课堂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四环三步”的思想品德课新授课模式、复习课模式、讲评课模式,对提高课堂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范式,加快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因为业绩突出,梁瑞萍所教班级考试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校级名师,也因此先后带了几个徒弟:刘树丽、何莉、吴杰……无论带那位徒弟,她总是坦诚相待,即不以老教师自居,高高在上,也不会因为害怕徒弟超过自己而有所隐瞒。她总是倾尽所能,把自己的授课技巧、考试难点重点、自己设计的课件、习题毫无保留地提供出来一起使用,也因此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尊重,以致于何莉老师不只一次对领导说:“我得好好努力,把学生教好,不然就对不起我师父,就愧对梁老师对我的悉心培养。”

  工作家庭重担一肩挑

  在学校工作中,梁瑞萍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服从学校大局,默默付出,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同事相处,坦荡真诚、宽容豁达,从不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因而赢得了同事的信任,营造了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学生和同事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多次被评为校级模范教师、校级三八红旗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付出让梁瑞萍收获了些许成绩:2000年,荣获“菏泽市思品学科第一批立标人”称号;2003年,获得牡丹区优质课一等奖;2004年,获菏泽市优质课一等奖,同年被评为牡丹区青年骨干教师;2005年,获菏泽市优质课一等奖,同年被评为菏泽市青年骨干教师;2006年执教的《生活中有是非善恶》获山东省优质课三等奖;2006年、2007年分别获牡丹区教学能手、菏泽市教学能手、山东省教学能手,并多次在区、市思品业务活动中执教公开课。论文《浅谈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新理念》获市级论文评选一等奖、省级论文评选三等奖,多次参与《中学政治新导学》、《夏老师教你学政治》等教辅资料的编写;2007年,参与的课题《初中生逆反心理研究》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008年被牡丹区教育局聘为2008年度牡丹区名师送教下乡讲学团成员;2010年荣获菏泽市首批市级“教坛精英”;2012年获牡丹区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并荣获牡丹区五一劳动奖章,同年被评为牡丹区名师、撰写的论文《如何把思品课讲活》发表在《山东教育》2012年第6期上;2015年被评为下乡支教先进个人;2016年9月被评为牡丹区优秀教师,2016年8月,教育专著《花开有声》如期出版;2016年,被评为菏泽市名师。

  工作上尽职尽责;家庭中,又要尽好一个做子女的本分。由于公婆年纪大,身体又不好,从结婚起,梁瑞萍就挑起了做家务、照顾老人的重担。19年来,尽心照顾老人,无怨无悔,也赢得了亲戚、邻居的一致称赞。2011年,梁瑞萍被菏泽市老龄委授予菏泽市“十大孝星”称号;2012年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梁瑞萍(左二)与同事集体备课

梁瑞萍(左一)老师教师节接受学生祝贺

梁瑞萍老师主持教师读书沙龙活动

梁瑞萍老师做客广播电台做家长公开课

梁瑞萍主持师带徒拜师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