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高等院校教师-王芹 |
发表日期:2018-02-01 |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迹 ——记威海职业学院副教授王芹
威海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副教授王芹,是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带头人,电气教研室主任,工程硕士,目前是山东省特色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带头人,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国家级资源库建设项目课程项目负责人,2008年被学院生产性教学工厂“威海天诺数控机械有限公司”聘为研发部副主任。她是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威海市教学能手、威海市优秀教师,是山东省自动化学会会员、高职高专自动化教学指导委员会机电一体化技术分委员、维修电工技师、电子装接工高级技师、高级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ARM工程师、维修电工高级考评员及富士康特聘讲师。 王芹作为一名优秀的双师素质教师,具有26年的职教经历,累计10年的企业经历。她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治学严谨,教风端正,开拓进取,辛勤耕耘,用行动去履行一个人民教师的职责。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参与实训条件建设、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资源库建设等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工作,贡献突出。 工作热情高,有爱心,善于管理学生。从教以来,她先后担任多个班级的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王芹深知一个人的品德对其一生的影响,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在班级积极开展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通过“感恩”、“追求梦想”、“微笑面对生活”等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德育,帮助学生解决人生困惑,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她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和爱护学生,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她经常深入学生宿舍、教室,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思想动态;从学业到生活,从思想到情感,无微不至地关心帮助学生,春风化雨般引导开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她所带的班级,学生在生活中互相照顾,学习上互相帮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班集体的温暖,班级有强大的凝聚力。 她经常把学生带回家中一起做饭,让学生在异地感受家庭的温暖。校园里,经常会看到她陪学生散步谈心的身影,学生们说她就像妈妈一样。 辛勤的付出总会得到回报,她的学生说“王芹老师是我生命中最好的老师”。她所带班级的学生在院、系学生会工作中表现突出,有1人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多人担任院、系学生会、团总支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工作态度及能力受到学生管理部门教师的高度评价。她所带班级的学风在平行班级中受到任课教师的普遍好评,班级总评成绩名列前茅。所带的2003级数控技术1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已经10年了,很多同学成了单位技术及管理的中坚力量,从为人到做事,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所带2011级电气自动化技术1班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班集体,3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0名学生荣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技能鉴定高级工的获取率达95%以上,就业率达100%。 作为专业教师,王芹除了用自己广博的知识修养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解决学生思想道德、生活、情感、理念等方面的问题,还能够将学生的专业兴趣之火种、创造之欲求、求索之热情点燃。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进行人生定位,用教师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学好高职规定的课程和专业,并指导学生善于用课余时间和自身潜在的特殊能力培养特长,挖掘学生潜能,让他们走向成功之路。 作为校企合作“麦科”技术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王芹指导学生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荣获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二等奖2项、“OMRON杯”Sysmac自动化控制应用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大赛二等奖2项、“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大赛二等奖1项。参加各种层次的专业技能大赛,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项。 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善于打硬仗。2002年,作为负责人之一,王芹筹建了机电工程系,创办电气自动化技术等4个机电类专业;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重点建设项目的专业带头人,她主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各项建设项目,“白+黑”、“5+2”,加班加点是她在示范校建设期间工作常态,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教育部验收为优秀;带动了机电一体化、建筑电气技术、船舶电气技术等专业的共同发展;负责建成电气自动化技术山东省特色专业,参与建成机械设计与制造山东省品牌专业。负责建设的电气自动化实训基地,新建及改建实训室10多个,完成了论证、提报、安装、培训等各项工作,成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及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的有力支撑,也成为学院社会培训及技术服务的一个窗口。电气自动化专业“五位一体”的实训条件建设,是学院国家级教学成果“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为主体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项目的重要支撑内容。 教学经验丰富,水平高,善于钻研创新。近年来,王芹一直工作在专业课程教学一线,教学效果突出,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每年的教学评价均为优秀等级;担任电气专业《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工业网络组态构建与运行》等主干课程负责人;带领团队,钻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与规律,结合生产实际,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探索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研发立体化教学资源,成效显著;主持的“工业网络组态构建与运行”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设备低压电气控制与检修”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建成校级精品课程;主持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国家级资源库建设项目“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资源库建设;主持研发出版了《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S7-200)》等特色教材5部,有2部教材获得山东省优秀教材二等奖,主持编写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是省级教学成果奖“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及群立体化教学资源开发及应用”项目的重要支撑资料,也是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高职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重要支撑材料;主持完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生产性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等教改项目8项,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主持制作的“PLC项目虚拟教学资源”等多媒体课件在各类比赛中获得二等奖3项;发表EI检索论文2篇、技术论文6篇、教改论文3篇。 社会服务能力强,影响大,善于整合社会资源。王芹先后引进20多家企业,建设成为紧密合作型校外实习基地;她的专业技术强,社会影响力大,被威海天诺数控有限公司聘为项目研发部副主任、威海麦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聘为兼职工程师,负责设备技术改造、新产品的电气控制系统开发设计,先后主持/参与双功率节能型数控车床、ZHHJ系列平压模切机、CNCW数控系统综合故障维修示教机、EPS电源等12项产品的开发设计,为企业创造利润90多万元,取得威海科技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引进博世工具、威海精密机床附件厂等企业捐赠数控机床维修台、电动工具等设备,价值100多万元,引进烟台经济合作交流中心、威海麦科电气技术等企业提供学生技能大赛赞助资金每年在10万元以上。作为教育部高职高专国培项目“S7-300 PLC及工业网络”及山东省教育厅省培项目“PLC、触摸屏、变频器技术应用”负责人及主讲教师,3年来为高职院校培训教师200多人。作为企业员工培训基地,每年为威海各大中小型企业培训员工300多人。每年的社会培训收入20多万元,培训项目得到参训教师与企业的高度评价。 开展现代学徒试点培养,扶持学生创业。王芹引进威海捷诺曼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入校,进行电气自动化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一学年主要是公共基础课,第二、三学年开始主要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将在第二、三学年,与企业合作成立由15名左右的优秀学生组成的“现代学徒制”班。被选入“现代学徒制”班级的学生,将由组建的校企合作教学团队进行授课,采取半天上课、半天工作的模式。“现代学徒制”班级的学生毕业,是否在企业就业可自主选择。 引进企业自动化产品,共建电气综合实训平台。从2009年开始,基于“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双向共赢原则,王芹与威海麦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目标是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技术人才,承担企业职工及用户培训,尝试在产学研方面全方位合作,谋求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人格魅力独特,有凝聚力,善于引领团队。王芹作为电气教研室主任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带头人,长期致力于团队建设和管理工作,品格高尚,具有吸引人、团结人、凝聚人的品行修养和人格魅力,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高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形成了较强的团队凝聚力;能结合校企实际,根据专业的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她积极帮助落实专任教师定期到相应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育人水平;她广泛联系合作企业,将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专家请进课堂,重视对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通过组建专兼结合的课程组,教师之间的“传、帮、带”,建设了一支教学与工程实践经验丰富,治学严谨,敬业精神强,团结协作好的高水平“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整个团队能够锐意改革、不断学习和创新。她重视师德教风建设,经常组织企业调研、亲情聚会等各种形式的研讨及活动,带动形成和谐良好的团队文化。她带领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团队被威海市总工会授予“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称号,2015年被评为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王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师德高尚,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等方面成绩显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与专家共同研讨RFID读写器项目 与专家交流研讨 去宿舍看望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