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返回
高等院校教师-王杰
发表日期:2018-02-01   

 满腔赤诚,只为雪莲花开

  ——记济南护理职业学院新疆部主任王杰

  

  新疆,对内地大多数人来讲,总会有种异域风情的念头,一个神驰但并不向往的地方。而他,自2011年至今,一直从事新疆班的管理工作。特殊的管理体制,特殊的学生群体,特殊的生活习惯,让他对国家的援疆政策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教育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用超强的意志和韧性,确保了新疆班管理的高效、有序、安全、稳定。六年来,作为济南市区接收维族学生最多、民族数最多的济南护理职业学院,没有一名新疆籍学生与本校或当地人员发生摩擦,没有一名新疆籍学生出现违法乱纪或涉恐问题,这一切,除了学院的高度重视外,他也功不可没。他就是济南护理职业学院新疆部主任王杰。

  坚定民族团结信念,心无旁骛投身于医药援疆大业

  2011年,济南护理学院作为全国首批承办内地新疆中职班的学校,接收了99名来自喀什、克州、和田、哈密四地州的学生。这些学生均为护理专业,其中90%以上是维族、哈族、柯族学生。当时作为学校团委副书记的王杰毅然承担了新疆部主任一职。令他没想到的是,首届新生入校后,因学生来自新疆各地,民族习惯差异大、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年龄较小,拉肚子、头痛、晕厥、想家要退学等现象频发,这让他十余年的学生管理经验几乎派不上用场,每天更多的时间是陪同学生到医院就诊,而无暇顾及其他。但“既然干了,就要干出个样子来”,他没有退缩,凭着不认输的拼劲,积极带动相关人员,全面学习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并认真学习了国家民族政策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民族发展的重要论述,充分坚定了民族团结的信念。同时,结合新疆学生特点,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管理理念,即以民族团结为中心,以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为基本点。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每年新生入校后都能得到身体的全面检查和心理的全方位辅导,保证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结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王杰主任意识到要实现“五个认同”,培养中华共同体意识,首先要做到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此,他充分利用各种节假日,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每年9月份新生入校后,新疆班都会组织开展军训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穿插进行校史教育、专业教育、学籍管理教育、心理辅导等,让新疆学生尽快了解学院,适应新的生活。每逢国庆节期间,王杰主任会特别设计多个环节,比如组织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重温入团誓言,还有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爱国主义歌曲大合唱、参观济南战役纪念馆等活动,极大增强了新疆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每年清明节期间,他都亲自带领新疆学生到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扫墓,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崇敬。同时,他特别注重以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为载体组织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这些既发挥了民族学生能歌善舞、活泼好动的特点,又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每年在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的基础上,还组织了“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演讲、“我的校园我的家”征文比赛、“安全伴我左右”画报展、“节水节粮节电我先行”知识竞赛、“诚信为本”演讲等各种主题班会、团课教育活动,以及泉水天山一家亲联谊、足球友谊赛、普通话一对一帮扶、优秀宿舍评比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

  六年来,他爱在细微中,严在当严处,关爱学生成长、尊重学生风俗,让每届新疆学生都感受到了山东人的热情与好客,都受到了良好的素质教育和文化熏陶。目前,已在新疆医药工作岗位上的学生们,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时,总是忘不了那个严格苛刻、博学多才、耐心教育学生成长的王老师。

  六年来,他先后与十余位新疆籍民族教师融洽相处。喀什教育学院的维族老师米娜瓦·叶克亚正是在他的感召下,踏实做人,努力工作,于2014年被济南市文明办、济南市委组织部评为“济南好人”称号。如今,在喀什、伊犁的三位新疆籍老师主动承担了学院实习基地带教工作,成为加强学院实习管理的重要力量。

  坚持全面服务宗旨,精心真情服务新疆班民族学生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新疆班民族学生远离家乡,来到三千公里外的济南求学,心理上、身体上都有很大的变化,需要管理人员有超强的管理能力和超高的管理艺术。“别看这些孩子来自遥远的山村,貌不惊人,他们一旦学有所成,回到家乡那就是当地的栋梁!”他一直相信每名学生都是可塑之才,都将来会成为家乡建设的可靠接班人。

  为了尊重新疆学生饮食风俗,他积极建言学校专门聘请了四名喀什籍维族厨师,为学生提供可口的民族饭菜。同时,他积极推动学院对学生进行入校查体,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将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作为新疆班学生就医定点医院。他带头筹划了《新疆学生成长调查问卷》、《新疆学生综合素质评测体系》、《新疆学生成长培养方案》等,全面掌握学生思想状态,并为每名学生制定了针对性的培养提升方案,确保每名学生健康成长。

  每当新生入校,他首先做的就是培养学生不喝生水、常喝温水的生活习惯。这简单的习惯,却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去养成。“管理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对于特殊学生,他常常自己帮扶。得知来自哈密的哈族姑娘吾木提,姊妹5个,家境困难,他每月拿出200元钱给这名学生补助生活。目前吾木提同学已顺利学业,并考入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名专科生。2013年新生入校体检时,他发现来自阿克苏的维族女孩马依努尔患有原发性肺结核,就马上主动陪同该生到省胸科医院检查,还自费购买了食物及生活用品给这名学生。经过50余天照料,马依努尔最终治愈返校上课。来自伊犁的维族男孩伊里地、塔城的哈族男孩赛力克,两人都非常热心肠,却有做事毛躁的缺点,为此,他亲自悉心指导这两名学生,并推荐他俩加入学生会,多方面进行自我锻炼。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人实习时均获得“优秀实习生”称号,目前已考上专科院校。

  每年学生们6月份返疆、8月份返校前,他都会忙于制定各种可行的方案,诸如购置食品,购置急救药物,推荐合适的陪同人员等。每件事,他都会深思熟虑,确保万无一失。鉴于工作的特殊性,学院每年都安排他8月份赴疆迎接学生入校,他对此毫无怨言,总是保质保量地完成所有任务。新生入校后,彼此之间不熟悉,更不懂乘车安全,他总会第一时间与新疆内派教师沟通,并将有关注意事项以明白纸的形式发给学生。六年来,他迎送学生行程15000余公里,乘坐火车时间200余小时,每次都顺利完成任务。

  为做好招生实习工作,他先后赴疆3次,行程4万余公里,全面开展家访、招生宣传、实习就业等工作。目前护理专业学生全部在疆内三甲医院实习,药剂专业实现了100%带薪实习。同时,他积极协调喀什卫校、伊宁卫校、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接受护理专业学生参加护考辅导,为学生顺利拿到上岗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坚守教书育人初心,全心倾力打造新疆班教育品牌

  作为师范院校毕业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毕业后,他坚守如一。数十年的教师生涯中,他始终做到无私奉献、勤勤恳恳,干一行爱一行,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特别是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朴素情感,为全院教师做了表率。

  2002年毕业后主动要求到偏远的西校区协助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连续两年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2005年回到普通学科任数学教师,主编教材一部,发表论文4篇;2007年通过全员竞聘进入教学研究室,负责教改探索、教师培养及教学服务工作,其策划举办的“教坛新秀”主题活动被济南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调研作为青年教师培养的典型经验推广。2009年在学校第十二次团代会上,他被推选为团委副书记,并主持南校区学生管理工作。2010年进入新校区后,主管全院学生面文体活动、社团组织建设、宣传报道等工作。

  在做好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时,他还承担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曾获得省级双优班集体,他个人也获得各种表彰和嘉奖。

  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是他能干好工作、爱生如子的动力。正是因为有着多校区、多岗位锻炼的经历和经验,学院安排他担任新疆部主任可谓实至名归。

  因新疆班工作出色,2013年,学院被评为“济南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2014年,学院被特邀在全国首届内职班年会上作典型发言。2015年,学院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他先后被山东省委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他的名字被新疆自治区印在纪念建疆60周年丰碑柱上。

  经过多年探索和总结,他已摸索出一条适合学院新疆班管理的新路子,使这项工作有了特色和亮点,形成了学院自己的品牌。六年来,王杰同志作为新疆部负责人,一直像照看自己的孩子般照顾着这些来自异乡的莘莘学子。新疆学子的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迅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从最初的不适应到后来的适应,从开学时的自由散漫到能严格执行作息制度,从不爱学习到逐步接受学习、主动学习,呈现出“处处争先,时时创优”的良好局面。新疆学子讲文明、守秩序蔚然成风,已成为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王杰主任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边改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优质的管理和扎实的工作,为新疆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服务,为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王杰2017年大年初一陪学院领导给新疆班拜年

  

  王杰陪同新疆班参观大明湖

  

  王杰为新疆班开展安全教育

  

  王杰组织新疆班篮球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