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高等院校教师-丁世民 |
发表日期:2018-02-01 |
农林职教领域的排头兵 ——记潍坊职业学院农林科技学院丁世民教授 潍坊职业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党支部书记丁世民教授,参加工作31年来,一直从事农林专业领域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荣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第四届高校教学名师、山东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爱岗敬业 注重创新 自参加工作以来,丁世民无论从事何项工作,都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所带的三个班一直是学院文明班级,其中花92班被评为省级文明班级。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发挥专家教授的影响力与带动力,与同事一起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加强师德与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的有关精神。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努力做好各项日常工作的同时,注重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履行实践并带头发挥农林类专业“名师多、教授多、博士多、专家多”的技术优势,积极立项科研课题,尤其是来自于农林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横向课题,以科研带动相关农林产业的发展,依托专业优势服务地方产业,在做精农林类专业的同时服务社会,为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的上级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与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精心教学 甘为人梯 丁世民一直承担农林类专业相关班级的《园林植物保护》、《草坪建植与养护》等课程的授课以及毕业班的综合教学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教学任务,教学工作量平均周学时都在10节以上,授课过程中始终追求精益求精、过程完美,课后及时跟踪辅导,并利用精品课程交流平台、QQ群、微信群等网络新媒体与学生互动交流,不仅使得自己的授课效果大为提高,而且激发了学生爱学习、肯钻研、愿动手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就业观、人生观得到了提高与升华。因教学业绩突出,几乎每学期的学生综合评价都是名列前茅,且先后被评为院级、省级以及国家级教学名师。 作为远近闻名的农林专家,他将“建设生态园林”、“保持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最新理念与技术,及时地传授给广大园林职工,大大地提升了园林事业的“软件”建设,为园林绿化领域各类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业道德与工作职责,体现着教师甘为人梯的“红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投身职教 矢志改革 作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带头人,丁世民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教学成果。园林工程技术专业2011年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专业,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在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服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了“任务驱动、项目轮训”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多项研究成果获奖,其中《依托实践教学基地 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5年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高职农林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2009年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园林植物保护>课程项目教学方法研究与应用》、《<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改革与建设》均获得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园林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强化精品课程建设,主持的《园林植物保护》课程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目前该专业建成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院级精品课程。 潜心科研 硕果累累 丁世民先后承担《灌木玉兰引种驯化及繁育技术研究》、《都市群园林绿色植保技术研究与推广》、《沈氏栎引种快繁与产业化开发》等国家级及省市科研课题26项,积极参与、热心支持潍坊市园林处近年承担的《潍坊城区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调查与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等课题研究。其中《名特优花卉工厂化育苗与产业化示范开发》获山东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灌木玉兰引种驯化及繁育技术研究》获山东省林业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都市群园林绿色植保技术研究与推广》、《冬枣组培快繁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灌木玉兰引种驯化及繁育技术研究》、《沈氏栎引种快繁与产业化开发》均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潍坊市花卉栽培技术培训》潍坊市星火计划项目二等奖,另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林业实用技术》、《草业科学》、《园艺学报》、《北方园艺》及其他刊物上发表“不同品种菊花组织培养比较研究”、“沈氏栎组培快繁技术的初步研究”等论文56篇,其中获省级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市级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3项、二等奖4项。 丁世民主持研究的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国外新优园林植物引种快繁与产业化开发》于2015年7月通过专家鉴定,成果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课题组先后从欧美国家引进了灌木玉兰、沈氏栎等国外新优园林植物10大系列22属96种120个品种。通过系列研究,筛选出了19个适应我国北方气候条件、具一定抗逆性且适合广泛推广的优选树种,目前已有6个新优花木品种顺利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良种审定;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7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上述课题的研发,不仅使得相关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较好地充实与提高,促进了职教特色课程的教学改革,而且由于多个专业社团的学生积极参与,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得到了较大幅度地提升,同时上述成果与论文在农林行业企业界,也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高度融合与成功推广,更使得教学效益、科研效益、生产效益、社会效益均得到了充分体现。 园林绿地现场指导学生识别蔷薇白粉病 在《第五届中国园林植物保护高端论坛》会议现场(山西太原)解答来自全国各地学员的咨询 校内实验室指导学生进行园林植物病原菌镜检实训 为来自河南省清丰县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花卉苗木生产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