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返回
中小学教师-周勇
发表日期:2018-02-01   

大爱无言自辉煌

  ——记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教师周勇

 

  古希腊的神话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国王要将阿尔卑斯山上最美丽的一束桃花奖给贡献最大的人。伟大的诗人来了,杰出的画家来了,卓越的医生来了,一片霞光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师也来了……这时,国王庄重地将那束桃花奖给了那位银丝满头的老人。国王深情地说:“没有您,就没有伟大的诗人、杰出的画家和卓越的医生。”

  今年45岁的周勇,从小就读过这个故事。1994年,当他走上讲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时候,才真正领悟了这个故事的含义:教师就是引导学生翻耕知识沃土的心犁,教师就是破解学生心中坚冰的春日暖阳,教师就是世界上最神圣的职业!

  思考中,周勇找到了答案,找到了支撑自己生命的支点: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把成大器、做大师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来实现。就这样,从教23年来,凭着对教育的无比热爱,对学生的无私大爱,他默默耕耘,执着追求,用青春在教育的画卷上绘上了最鲜明的色彩,用汗水在教育的巨册上写下了自己最美丽的诗行。

  用心钻研,他的业务日益精湛

  “感悟数学,感悟人生。”这是周勇常说的一句话。

  他深深知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也就是说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睿智的头脑、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技巧。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不断地为自己“蓄水”。2002年,数学教育本科毕业;2010年,获聊城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同时,坚持每月读教育教学书籍,写了近二十万字的教学心得。撰写的《课堂应让学生享受成功》等论文获山东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并发表。主持和参与研究“中学数学价值观教育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分别获得省科研成果三等奖、全国一等奖。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让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越来越游刃有余。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兼班主任,他以热情的态度对待教学,以幽默活泼的教学方式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克服学习焦虑。

  他主张精讲,追求每节课都让学生享受成功,喜欢让学生在愉快气氛中领悟数学的魅力,学得轻松;他主张把学生能做的一切事都交给学生,从不约束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讲解、互相点评。他认为,一名教师不应该把课堂当作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把课堂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

  教学中产生心理快乐情趣的方法很多,但最直接、最有效的还数幽默。一次讲“反证法”的时候,当沿着假设推出矛盾时,周勇引用了一句歌词“这都是假设惹的祸”。同学们立刻省悟过来。老师笑了,同学们也笑了,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变轻松了。周勇用幽默给学生送去欢笑、送去理解、送去信心、送去开朗心情,还帮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更多的释放。

  日益精湛的业务,彰显出过硬的教学实力。周勇十多次参加市、区各类优质课比赛,均获一等奖。2002年,代表枣庄参加省优质课比赛,名列前茅;2009年获省优质资源一等奖;2007年、2010年,分别举行全国有效课堂公开课、全国中小学改革课堂教学观摩课,赢得好评如潮。

  在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为此,周勇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每接一个班级都告之学生:作为一个人才,你们应具备五“静”的心理特征,自信是人生成长的动力。每接一届新生,周勇都会建立桌牌制度。班级买好统一的桌牌,桌牌的内容除了学生的姓名,还要求学生上报小学最闪光的两个荣誉名称或特长、优点。学生写好后,老师统一打印,并规定每天到校后,拿出自己的桌牌,擦拭干净,并摆在桌子的正中,天天坚持。这一招,可“害”苦了一部分自卑的学生。刚开始,有个叫王奇的学生,说他一点儿才能都没有。周勇就天天催他写内容。最后,他写出“我昨天被班主任表扬为进步生,而且我乐于助人”。之后,王奇就把自己当作进步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强了。仅一句话,就使他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进步生。

  看着全班学生在写桌牌时郑重的表情和充满自信的笑容,周勇感到非常地欣慰。他知道,这是学生以后人生必不可少的自尊和自重。

  真情付出,他与学生心心相连

  魏书生说:“教师应具备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并在其中培育、耕耘和播种。”教师这个职业是有爱心的人的职业。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变化时期,往往带有叛逆性,教师应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用心捕捉机会,创设情境,去触动他们的心灵。

  细心的周勇会记住每个学生的生日,创立了“幸福时刻”。在学生生日之际,他会用书信、贺卡甚至是一句真情的问候去表达他的感情;他会记录学生遭受挫折、痛苦或困难事情,及时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抚平他们创伤的心灵。

  他曾经带过一个叫李山的女生,性格孤僻,叛逆心很重,父母离异的不幸甚至使其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每当过生日,她虽然拥有父母分别送的蛋糕,但没有祝福和亲情。周勇了解这种情况后,非常心痛:不能看着花朵就这样凋零。于是,他精心为她设计了一个生日聚会。她生日那天,当每一名同学向她祝福生日时,她非常激动;当周勇说“你定会成功”时,她竟扑到老师的身上痛哭失声,还说“今天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感谢同学和老师,一定会好好学习,奋斗人生”。当时的氛围也深深感染了其他学生。

  周勇班的同学过生日,仪式别具特色。他均送一张有着大家祝福的贺卡和集体评价。虽然没有蛋糕与蜡烛,但很温馨和隆重,很多学生因此被感动。

  每年毕业临近,周勇会采用“心灵虹桥信箱”等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促使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互动,疏通心理,促进学生自我调适,增强他们克服心理问题的信心和力量。

  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有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平等地对待学生,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才能真正尊敬、理解孩子。在这样的前提下,周勇主动地用心去创造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在他的办公桌旁有一个“平等凳”,他找学生谈话从来都让学生先坐下,再进行。他经常走到学生中,有时蹲着,有时坐到学生中间,有时半跪着进行指导,营造一种 “等高”的平等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率真地袒露内心的一切。

  曾有个叫姜亚文的同学,初一时成绩一般,性格执拗,愤世嫉俗,甚至与老师发生冲突。周勇全方位地了解他,与他朋友般地进行沟通,谈社会,谈人生,谈师生缘分,谈同窗缘分的珍贵。老师的真诚平等感动了这个同学,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理解、尊重老师,学业考试也发挥出色,升入了理想的高中。

  “尊重比爱更重要,学生体会不到的爱不是真正的爱,教师应理解、关心每一个学生。”周勇始终这样认为。

  2008年9月,周勇又接了一个班,其中学生达到空前的96人,最初纪律乱,习惯差,难于管理,几乎每一位老师都上不下去课,检查作业,有近30人不做。每当遇到这样情况,周勇总是认为是一个锻炼自己、增长能力的机会。于是,他开始先从班级文化入手,进行了繁杂的班级管理,每天早出晚归,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强烈的责任心让他凌晨3、4点就醒,导致经常上课出现血压不稳的情况。

  如此辛勤工作,付出总有回报。两个月后,当任课教师夸奖班级在级部课堂上表现最好时,他欣慰地笑了,完成了第一个目标。

  紧接着,又进入第二个目标:学习习惯的培养。万万没想到,在刚刚进行学习习惯整顿的一个星期后,不幸的事发生了。由于血压的升高,周勇摔倒了。当意识还清醒的他说第二天要去上课时,医生告知有生命危险,头部有两处血块,需要住重症监护室。

  乍听此言,如雷轰顶,周勇的心在流泪。他想:脑出血可能留下后遗症,意味着可能无法返回校园,更无法做一名需要反应迅速的数学老师,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我要重回校园,要做一名能上讲台的老师。但还有可能吗

  “与其实现不了以上的目标活着,不如让我安静地离去,没有痛苦。”周勇有点绝望了,开始绝食,拒绝治疗,但刚住院的前几天,大脑一下就梦到学校的升旗、班级的课堂、学生的调皮……要么大脑疼得无法想,也不能睡觉。

  一个星期后,周勇连续三天的高烧,血肿没消,血小板降到18万。医院找专家会诊,估计转成了白血病,如确诊就要下病危通知书。他的家人哭了,带过的历届学生及家长站在走廊里五六十人在哭,在远方的学生安排亲人一定要最后看看周老师。

  一篮篮鲜花送到病房,几天后又被清洁工人把一篮篮干枯的鲜花运走。连清洁工人也纳闷,在门口用略带责备的口气问:“这么多的鲜花!这病房住的是什么人”

  “住的是全国优秀教师。”一个声音回答道。

  简短的对话,让躺在病床上的周勇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他的眼前立刻浮现校领导、同事们祝福的眼神,学生们和亲人们期盼的眼神。有一名学生把带了几年的幸运手链戴在他手上,说:“周老师,你一定会好的。你不是说过吗放弃意味着失败,只要坚持就有希望吗

  “对,我是一名教师,我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要对得起关心我的人。还有许多的学生等着我,我要站起来,决不能倒下,一定要重回讲台!”自此,周勇配合治疗,一段时间后,终于血小板恢复正常,转到普通病房。一个多月后,他又站到讲台上,教他心爱的数学课。

  “我离不开我的校园、讲台,更离不开我的学生。”经历了生死磨难的周勇,与学生的心贴得更亲更近了。

  善于经营,他的班级个性鲜明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指挥者,他的思想情趣就是班级的灵魂。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周勇勤于学习,善于反思,用心经营自己的班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带班理念: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他坚信没有学不好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周勇特别用心进行班级氛围的建设,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营造和谐成功的氛围;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敢说、会说;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建立起自己的道德意识体系。所以,每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个别学生犯错误时,班里开设的“冷眼看班级”、“冰点评论”等谈话栏目就异常活跃。在班长的主持下,同学们竞相发言,你一句,我一句,争得面红耳赤。当僵持不下时,望着同学们困惑的眼光,周勇知道讨论是成功的;当大家意见渐趋一致时,周勇更深刻理解了,这是以往的班会课由班主任唱独角戏,板起脸孔训人所永远不能达到的效果。而正是这种具有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讨论乃至于争吵,才真正触发了学生的内在体验,使他们对道德概念的认识、道德准则的态度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和加速了学生的自我变化,使他们能够品悟人生的真谛。

  为了满足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他千方百计地改革班级管理体制,根据学生的实际,组织了许多诸如智力、体育、科技等小组;充分放权,引导小组独立运营,引导他们创设自己的誓言和小组公约,并在班会上颁布,轮流在教室的黑板报展示,引导学生发展别情、别趣,并组织班委会认真督查各小组的活动,促进各小组间的比、学、赶、帮、超。

  在这氛围之中,许多同学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培养,自主的道德意识进一步加强。更主要的是,在小组的活动中,许多同学找到了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有了表现自己的舞台;许多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也因此重新找回了自信,找到了自我;更多的同学正是在发展他们兴趣爱好的同时,意识到文化知识的贫瘠限制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管理机制的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巨大潜力。在相互提携、相互鞭策的小组活动中,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找到机会发展自己。那优异的成绩就是见证,0.618组的黄秋圆获演讲第一名,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启迪科普社”获枣庄市首届优秀社团,三二一颗星组的落后生在校漫画比赛中勇夺第一名,全班的各项成绩由入学时的级部一般跃升到级部第一……

  班干部、学习小组长、入团、评优树先……周勇对班级里的很多事情都要学生报名。他创设了分层激励、分类推进的育人模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思想去引导他们成功。校运会上,同学们挥舞着自己设计的班旗为胜利而呐喊;外出活动,同学们唱着由他们自己创作的班歌昂然前行。

  班级的整体推进,相互激励与竞争机制,使得“周勇班”自信自强、比学赶帮的氛围十分浓厚。因了这样一种氛围,才使得他所带的每届班级成绩非凡。2005届4班,有多人升入重点中学,全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综合素质及体育成绩为优秀;2008届2班,有40多人升入更高级学校,特别在2011年结束的高考中,黄秋圆、章芮、胡济麟三位学生考入北大;在枣庄的学业考试中,2011届的高兴诗更是以661的高分夺得桂冠。

  这些班集体的成功,总是让周勇引以为荣。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迎来了万紫千红、满园春色。他所带的班级连年被市教育局授予“优秀班集体”称号。本人也先后荣获区市级优秀教师、名师、优秀班主任、教育创新人物、教学能手、师德标兵称号。2012年被评选为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特别是200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2016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班主任,2012年被评为山东好人、市师德标兵,2014年被评为市中区劳动模范、道德模范, 2017年被评为特级教师。他成为枣庄教育界的一面旗帜。

  青春因奉献而充实,生命因耕耘而辉煌。面对一个个荣誉,周勇总是淡然一笑。他一直把“乐于奉献,一切为了学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不断地把无私的大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在教育的大道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