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返回
中小学教师-陈建民
发表日期:2018-02-01   

不忘初心铸师魂  甘为“人梯”育英才

  ——记宁阳县葛石镇杏山小学教师陈建民

 

  陈建民,宁阳县葛石镇杏山小学教师,现年56岁,专科学历,中共党员,一级教师。2013年,他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庄严的党旗下,响彻的是他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无限忠诚的铮铮誓言。他没有骄人的成绩,有的是30多年少先队工作丰富多彩,班主任工作得心应手,教学成绩连年领先。30多年的教学工作让他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更加深透。他任劳任怨,无怨无悔。30多年的执着与坚守,他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同事和领导的称赞,成为最打动人心的2015年度最美宁阳人、2016年度齐鲁最美教师。

  即使在妻子患尿毒症医治多年无效去世,他身患食道癌的情况下,他仍顽强与病魔做斗争,割舍不下那三尺讲台和山区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信心坚定愿教书,白发也是读书时

  陈建民老师小学曾参加过县三好学生代表会,因受启蒙老师和严父慈母的影响,后来又逢遇多位素质无比的老师熏陶,坚定了其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1984年,他顺利考上了民师,从事了心爱的教育事业。

  当年,风华正茂的陈建民考上了民办教师,每月的工资还不够维持家里的油盐酱醋。很多人嫌教师工资低辞职,他却用笨拙的手拿起了教鞭一直不放。面对村人的不理解,他义无反顾。他说:“我喜欢孩子,教书是我的梦想。”在3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深知: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爱生如子;有坚定的事业心,始终如一;有迫切的进取心,精耕细作。做教师首先是做人,做真诚的人,做正直的人。不管是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不管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在同事面前,他都注重自身的完美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动人、感化人。把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化为自觉的行动,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教育过程中,他不但有着一腔热情,而且很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讲究技巧,讲究智慧。

  在班级管理方面,他注重“耐心教育”,坚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总结了“问、缓、引、选、激”工作方法。作为一名班主任,他一直追求着一种境界:让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在工作中,他像保护受伤的小鸟一样,关爱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困难的,甚至有缺陷的,他都关心,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他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等待他人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人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美学生。班里有一位叫王哲的学生,由于父母忙于下村收粮赚钱,钱乱放又没数,让他养成了乱拿乱花的坏习惯,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下降明显。陈老师一次次地找他谈心,他当面表示改正,可时间不长又犯了。该生的父母对陈老师说:“老师,你别在他身上费心了。对他,我们都没信心了。”但陈老师坚定地说:“不,既然你们把他交给了学校,学校把他交给了我,教育好他就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陈老师的感化下,这位学生终于稳下心来,不再乱拿乱花钱了,学生成绩也不断提高。每年的教师节,陈老师都会收到他的贺卡。班里的张雅洁同学,因为口腔上排有一对双牙齿,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玩,还经常讥讽她。她的自尊心遭到严厉的打击,变得孤单寂寞。陈老师及时在班内开展了一次生动的容貌教育。不几天,她身边的伙伴多了起来。后来,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天真活泼,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得十分积极,学习也用功了,对班级更尽心尽责了。

  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他克服基础差,条件艰苦的困难,函授了中师,而立之年又参加了泰安师专专科学习;他不顾年龄大、家中离不开的情况,积极外出听取专家报告;参加了“三字一话”、计算机、新课程、国培计划等方面的业务培训;撰写了多篇教育论文,其中“浅谈作文中的‘四多’”2001年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009年又获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市级二等奖;培养了多名市、县级优秀学生,教过的好多学生考上了大学。

  偏远山区无所畏,甘守讲台育桃李

  多年来,陈建民一直坚守在宁阳县偏远山区杏山小学工作。从教30多年来,尽管山村条件那样贫穷艰苦,一些年轻有为的教师来了又走了,但他始终扎根教育,爱岗敬业,不断创新,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不让老百姓失望。2010年,杏山完小改为教学点,孩子越来越少。当组织让他继续留下任教时,他说:“既然党相信咱,咱就得更好好地干!作为一名党员,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哪怕只有一名孩子,我也心甘情愿地留下来。”

  他的教育教学业绩一贯突出,政教管理创新有序。同时,他教子有方,三个孩子个个成才。不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赢得了领导、同事、家人及社会的高度评价。

  三尺讲台天地阔,一颗红心永向党

  在陈建民工作的33年中,他担任少先队员工作30年,还肩负政教、档案管理工作近20年。在多年的少先队工作中,他始终把孩子的信任当作动力,把教育孩子的事业当作人生光辉阵地,用爱心和恒心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少先队员,在工作中总结出以“常规工作、阵地管理、制度建设、传统活动、主题活动”为内容的制度管理体系,以“以精耕细作促管理,以队活动促发展,以规范管理促养成”的工作思路。他也先后获得镇、县级优秀辅导员,2010、2012荣获平安和谐校园先进个人。长期与优秀的孩子们在一起,也更加激发了陈老师积极上进的热情。他说“孩子给了我前进的动力”。他坚持入党申请10余年,都因各种特殊原因没有实现,但每一次的失败并没有削弱他入党的信念,反而让他更加深刻反省自己,更加努力工作。他总是说:“这次没有批准说明我做的还不够好,我还要继续努力。”多年来,他多次被评为校、镇级优秀教师,1998年被评为镇级教学能手,2009年获镇级中年教师优质课二等奖。2013年,当他52岁生日来临时,另一个喜讯传来:他被批准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相信咱,咱更得好好干!”多么朴素的语言!正是怀着“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陈老师的人生之路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志坚不惜病残躯,不用扬鞭自奋蹄

  陈建民家共有五口人,妻子贤惠,夫妻和睦,三个孩子勤劳、善良、好学,均获得本科学历。两个女儿均参加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儿子保送重庆大学研究生,暑假后要去澳大利亚继续深造,家庭和美幸福。这个让人人羡慕的家庭,却发生了想象不到的意外。2010年,他的妻子查出肌瘤,术前检查又查出肾衰竭,后发展为尿毒症,手术四次均未成功,辗转多家医院少有成效,长期靠药物维持生命体征,医治多年后去世。

  2013年夏,陈建民在医院检查确诊为食道癌恶性肿瘤。妻子一路泪流,伤心绝望。但他反复安慰家人病痛难免,不必担心。他瞒着孩子进行了手术治疗。病情稍有好转,他又来到了学校。他说:“在家也是闲着,病也不会自己好。在疗养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常回忆起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美好画面,期待再次回到健康的时候,继续和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一起幸福成长。我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哪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也心满意足。”

  现在,陈建民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最让他欣慰的是这些年来,他教的很多学生都有了成就。现在,他觉得,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非常正确的,哪怕失去了生命,也觉得死而无憾了。

辅导学生

上课

整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