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中小学教师—于健 |
发表日期:2018-02-01 |
她站在讲台上,就是一座丰碑 ——记烟台一中教师于健 烟台一中教师于健, 1984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烟台一中高级教师。她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连年担任班主任及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33年寒来暑往,于健将满腔热情和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学生身上,用责任与爱为学生撑起前进的风帆。 教学工作中,于健认真摸索、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研究,参编多部教辅材料,形成了完整的“在用中学英语”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之外,她还主持烟台一中“Up-Club”英语社团工作,满足了高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2012年10月,她指导并带领“Up-Club”英语社5名同学前往韩国济州自治省参加第3届青年论坛活动。活动中同学们表现积极踊跃,与各国学生交流自信大方,展示了较强的英语能力,展现了烟台一中学生的风采,获得了一致好评。她还参与学校历年英语演讲比赛并担任主要组织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用英语报”的投稿及编写工作,为锻炼学生能力、丰富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培训专家,2007年,于健为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第二课录制教学光盘,随外研版教材发行。此外,她多次受邀到天津、沈阳、大连、内蒙古等地为参加省、市级培训的教师讲座,获得广泛好评。2011年11月,经推荐她参加国家示范性“国培计划”(2011)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期间,她应培训项目组邀请为参训的初中、小学教师讲课。自2008年山东省实施高中教师远程培训以来,她一直作为山东省专家组成员参与培训指导工作。繁忙的工作中,于健始终兢兢业业,以身作则,坚守着一中人“公诚勤毅”的美德,坚守着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 在班主任工作中,于健总是想方设法走进学生的心灵,把“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名学生”作为工作准则。她深知,班上每名学生对她来说只是一部分,但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却是全部。身为一个母亲,身为五十几名学生母亲般的班主任,她时刻把每名学生放在心上,哪怕有一名学生教不好,她都会感到良心不安。 2009年“三八”妇女节,于健建议每名学生都给妈妈写一封信,感谢妈妈的养育之恩。第二天,她收到一位女生用英语写给她的信,信中写道:“老师,我每年最害怕过‘三八’节,因为我从未见过妈妈,妈妈在生我的时候就离开了我,我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们很疼我,但他们年事已高,我时常害怕失去他们。爸爸又成立了新家庭,我去他们家很压抑、很不快乐……”读完信,她心情很沉重,也深深自责:怎么把这样的学生忽略了呢当天午饭后,她认真给该生写了回信,看到这名学生读完信后绽开的笑脸,她紧张的心才放松下来。从那天起,她就像母亲一样去关心这名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她会主动找这名女孩分析原因并鼓励她,女孩的奶奶生病她会陪女孩一起去医院看望,天冷了她会摸摸女孩穿的衣服叮嘱她多穿点,感冒了她提醒女孩按时吃药……点点温情,让女孩的脸上再也没有了阴霾。 2006年,于健老师接高一,她任教的班级有位男生脑子很聪明,但打架斗殴,学习不认真,成绩在年级排二百多名。在几次严厉的批评无效后,她冷静思考,仔细观察,针对这名男生爱面子、自尊心强的特点,改变以前的教育方法。有一次上课,他在玩电子词典上的游戏,于健让他拿出一张纸来,在上面写了一句话“聪明+勤奋+毅力+正确地使用现代化的学习工具=优秀成绩”,然后接着上课。男孩若有所思,收起了电子词典。高一时这个男生将近200斤,高二他开始减肥,一下减掉30多斤,于健表扬他有毅力,鼓励他把这种毅力用到学习中。就这样,她耐心地转化这名学生。慢慢地,他懂礼貌了、守纪律了、学习认真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竟考出了年级41名的好成绩。后来,该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那张写着一句话的纸条,一直被他精心保存在眼镜盒里。 于健曾在家长会上说过,她相信从烟台一中走出去的学生未来都很优秀,可面对现在这个年龄的孩子她只能付出耐心与他们“磨”,不离不弃,一点一点儿地把他们磨砺好。 无论有多忙,多累,工作中于健总是保持愉快的心情、旺盛的精力。2005年12月,烟台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大雪。一天下晚自习,由于天黑路滑,她一不小心重重地摔倒在地,造成左脚踝严重骨折。动完手术躺在病床上,她没有担心自己的身体,而是感到深深的愧疚,认为是自己的大意耽误了学生的课程。对她来说骨折只是一时的,但对于那些她手把手教了3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却是关乎一生的大事。 刚刚能拄着拐下地,她就要求上班。她的母亲一听就哭了,坚决不让,上高中的儿子甚至把她的拐杖藏起来,可她心里比谁都急。当时她在位于学校附近的父母家养伤,一听到下课铃就着急地拄着拐杖站在阳台上看学生,甚至偷偷抹眼泪。家人知道拦不住她了,不得不答应了她的要求。当她忍着疼痛拄着双拐挪进教室时,学生们欢呼起来。学校领导为了照顾她,只让她接一个班的课,可是她却把两个班的课同时接了过来。由于行动不便,在刚开始上课的一个多月里,她吃住都在办公室,上高中的儿子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她。生活中的困难还相对容易克服,但拄着双拐上课却不是件容易事儿,往黑板上写字,稍不留神就一个趔趄。学生们悬着一颗心,唯恐老师再摔倒,就搬来凳子恳求她坐下讲。可直到腿实在酸胀难忍,她才会把左腿跪在凳子上;实在站不住了,她才坐一会儿。春寒料峭,一节课下来,于健却累得满头大汗。她的行为深深感染了学生们,有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于老师站在讲台上,就是一座丰碑,一座指引我们学习和成长的丰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多年来,于健所带的班级在统考和高考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所辅导的学生多人在国家级及省级英语大赛中获奖,她所教的学生已有数十人被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绝大部分走入全国985、211重点大学。 于健教师以优异的教学成绩、高尚的师德征服了全校师生,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她本人也先后获“芝罘区教学能手”、“芝罘区先进工作者”、“芝罘区十佳教师”、“芝罘区十佳师德标兵”、“芝罘区名师培养人选”、“芝罘区首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烟台市优秀教师”、“烟台市高中教学先进个人”、“烟台市学科带头人”、“烟台市师德模范”、“山东省师德标兵”、“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中学优秀外语教师”、“全国外语实验学校名师”等荣誉称号。 2011年,在北京参加“国培计划”集中培训 2013,作为高中英语课程专家在济南参加山东省暑期远程研修
在教室上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