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中小学教师—王翠霞 |
发表日期:2018-02-01 |
童话世界的友善使者 ——记淄博实验幼儿园教师王翠霞
1981年,没有过多的思考,没有刻意的选择,王翠霞平静地在第一填志愿填报了幼师专业。3年学习生活结束,她心无旁骛,安静地做起了幼儿教师。 “她从小就招小孩,胡同里的孩子都喜欢跟着她玩。”时隔多年,事已沧桑,母亲的话意味深长。 “对每个孩子都要好。” 带着发自心底的那份爱,初为人师的王翠霞畅游在童话世界里:唱歌,跳舞,讲故事,做游戏……每天,她都在忙碌、开心和快乐中度过;每天,她都陪伴最后一个孩子离园,不论多晚。 1991年,女儿出生了。当已为人母的王翠霞回到岗位,一眼看到全班孩子时,一股怜爱的暖流汩汩涌起:“他们都是和女儿一样的孩子!疼爱他们不需要理由!对每个孩子都要好!” 9月,新生入园。 “孩子乍一脱离亲人的呵护,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巨大的心理落差总会使他们不断地哭闹。”山东省特级教师孙秀红介绍,“面对一个个‘性情乖张’的孩子,王园长的‘法宝’是‘抱一抱’。” 恬恬(化名)喜欢聊天。每天到园,她经常一边哭闹,一边和老师“讲条件”:“老师,咱们去玩滑梯吧。”“老师,咱们给妈妈打电话吧。” “好,咱们去玩滑梯!去给妈妈打电话!”聊起这一个案,王翠霞记忆犹新,“我把她抱在怀里,不停地口讲指画:从地上的汽车,到天上的飞机;从池塘里的金鱼,到‘饲养角’的白兔……由此,恬恬的话越来越多,而哭声越来越少了。” 闹闹(化名)总喜欢拿着玩具横冲直撞,把铺在地上的软垫一块一块地掀翻,一刻也不停歇。怎么办?王翠霞的做法是抱着闹闹坐到地上,把软垫铺成“一列火车”,“再请玩具坐进车厢里”,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 雨果说:“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 一天下来,王翠霞的胳膊又酸又痛;一个月下来,她的嗓子持续红肿。然而,孩子们却如小鸟依人,越来越喜欢依偎在她的身边。 在此基础上,王翠霞所倡导的“亲子约谈—亲子活动—半日独立入园—全日独立入园”新生入园“四步走”策略,在一轮又一轮的实践中得以创新、发展,有效地缓解了新入园孩子的心理焦虑。 “唯有用心,才会更好。” “王翠霞的课教在有心,孩子们学在无意,叫人看不够!” 山东省特级教师、淄博实验幼儿园前园长李茂婕深有感触地说。 在王翠霞看来,“唯有用心,才会更好”;用心教学是做教师的本分,应该成为一种习惯。 备课时,王翠霞从不奉行“拿来主义”。面对现成的活动方案,她时常思索:“我会怎样来做?”“孩子们会有什么反应?”“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对此,岳娟老师心悦诚服:“在王园长的备课本里,你找不到与教材完全相同的活动方案,处处渗透着着她的‘奇思妙想’。” 带领孩子们认识蜜蜂活动,王翠霞“自惹麻烦”——摒弃俯拾皆是的图片教具,找来竹竿和纱布,做成捕网;把捕到的蜜蜂放入瓶中,用纱布封口,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它的翅膀、长足、胸腹及触角。 蚱蝉羽化,对孩子来说趣味盎然。“岂不让孩子‘一饱眼福’?”暮色四合,王翠霞让爱人陪伴,手持电筒,俯着身子,“绕树三匝”,——寻找行将蜕变的蚱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翠霞的“用心”换取了教学技艺的精湛:引导幼儿在行动中认知,在探究中学习,在愉悦中发展,已成为她的鲜明风格。 2001年,王翠霞“荣升”教学副园长。17年的带班经验使她深知:欲要教,必先懂。 为此,王翠霞提出“观察—解读—回应”基本教学范式。观察——让教师的眼睛盯在孩子的具体行为上,盯在孩子的学习兴趣、认知特点和发展水平上,使教学从一个真实的起点开始;解读——让教师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找到施教的理论依据和实践途径;回应——让教师在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回应中,使每一次教学都有意义和成效,使每个孩子每天都有新的发展。 “王园长生有一个‘金脑壳’。在她那里,没有解决不了的教学难题!”谈起王翠霞,田香玲老师一脸敬意。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她对年轻教师的指导可谓手把手,心贴心,恨不能将自己的所思所知一股脑儿倒出来!”宋文霞园长意犹未尽地说,“有时候,看到她劳累的样子,我就劝她:‘差不多了,快歇歇吧,别累倒了!’她总是淡淡一笑:‘没事,没事,这就好了。’” 2007年9月,山东省第五届教学能手评选在东营市举行。王翠霞带领参赛团队,抽取了语言活动——《皮鞋车》。 返程的车刚启动,王翠霞就表述了自己的设想:“抓住故事的核心要素——一只旧皮鞋,从悬念入手。”大家听罢,精神一振,循着她的思路一路讨论。 回到淄博,已是晚上7点。匆匆吃了几口面包,王翠霞便带领大家从环节的设计到教师的提问,从孩子的预期表现到现场回应,从课件的设计制作到效果呈现……环环相扣,反复演示,一直忙到凌晨3点。 第二天早8点,通过组织试教活动,王翠霞又对活动设计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第三天早9点,作为整场赛事的“先锋”,参赛教师“登台亮相”。活动一结束,赢得“满堂彩”。一位评委即席评价:“一个好开头!一节好活动!一位好老师!” 2011年7月,由王翠霞设计、指导的语言教育活动《我的本领》,在全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研讨会上进行了公开展示。会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博士后高小妹兴奋地称赞:“这一活动有找不完的优点!”紧随其后,她研究设计的幼儿辩论活动《晴天好好还是雨天好》、《动物法庭》多次在全国幼儿园语言研讨会上的名师课堂进行展示,并被北师大幼儿教师国培班录用为课程案例,开启了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新模式。 王翠霞常说:“一个人走路会走得很快,而一群人走路会走得很远。” 在她的精心培育和悉心指导下,孙秀红、王冰、崔俊秀等十几名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先后有2人被评为“淄博市特级教师”,4人被评为“山东省教学能手”,2人荣膺“山东省特级教师“称号,10人荣获了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省市优质课一等奖等殊荣,从而使淄博市实验幼儿园真正成为“名师满座”的摇篮!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王翠霞的话,质朴无华,然“迹浅而意深,言近而旨远”。 王翠霞带领老师们进行环境创设现场教研 王翠霞和孩子一起玩数学游戏 王翠霞在全国十一五课题研讨会上做学术交流 王翠霞和孩子在种植园地观察蔬菜的生长 |